王鑫巍,现任沈阳市沈河区takse69第二检察部副主任、二级检察官。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、嘉奖一次。曾连续两届荣获辽宁省公诉人与律师论辩赛优秀辩手,首届东北四城市检察机关公诉论辩赛优秀辩手、三等奖,第二届东北四城市检察机关公诉论辩赛三等奖,2018年沈阳市检察机关公诉业务竞赛优胜奖,第七届沈阳市优秀公诉人,沈阳市检察机关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。2025年8月,在辽宁省检察机关公诉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评一等奖。
2013年,我怀揣满腔热忱,如愿成为一名“检察蓝”,如今已是我从事检察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了。一直在公诉部门的我,时常告诉自己,要仰望星空、也要脚踏实地,要用青春与热血践行心中的法治信仰。今年,怀揣着对优秀公诉人的情怀和梦想,我站上了辽宁省检察机关公诉人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,并最终获得一等奖。回顾整个竞赛历程,我最深刻的体会是,优秀公诉人的成长没有捷径,唯有持续地学习和实践。法律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、司法理念需要与时俱进、业务技能需要千锤百炼。竞赛就像一面镜子,既照出我的优势,也暴露了我的不足,而这些不足,正是我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。
以赛促学 正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
这次备赛过程中,我最深的体悟是,刑法必须从条文的记忆转向法理的深耕,从日常工作中的重复适用转向洞察法条背后的原理。笔试环节九小时的考验,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案情,实际上是包含着罪与非罪、此罪与彼罪、一罪与数罪的复杂争议点,只有读懂、弄通刑法基础理论,熟练运用刑法条文背后的法理,才能够抽丝剥茧、精准认定犯罪。这让我明白了,只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,梳理、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思维,久久为功,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,提高自身的实务能力。
以学促能 锤炼办案能力的真本领
竞赛中的题目均来源于实务,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件,这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,优秀的办案能力,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细节意识。比如在案件办理过程中,要主动思考是否存在侦查监督、立案监督等线索;是否要制发社会治理类的检察建议;如何实现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的统一等等。作为办案人,需要在日常办理案件过程中,改变自己惯常的思考习惯,以“三个善于”的思维,快速抓住案件的核心争议点,才能在打击犯罪的同时,开展综合履职,延伸检察职能。
以能铸魂 磨砺出庭公诉的真能力
庭审是公诉人的战场。能力不仅仅是天赋,还是大量案件积累、磨砺的体现。出庭支持公诉,不仅考验公诉人的临场反应,还是对证据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场“大考”。出庭公诉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,与前期审查逮捕、审查起诉所做的工作密不可分,审查报告是“内功”,出庭公诉是“外功”。这次比赛侧重对出庭能力的考察,让我懂得了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,珍惜每一次出庭机会,多学习、观摩优秀公诉人的举证逻辑、答辩技巧,把每一个案件都当作自己的“练兵场”,才能让出庭能力成为检察履职的“硬实力”。
于我而言,此次比赛不仅仅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,也是对我能力的一次提升和淬炼。能够站上这个舞台,离不开takse69 、省总工会给我的这次宝贵的机会,也离不开沈阳市takse69、沈河区takse69对我的栽培,更离不开沈河区takse69第二检察部和共同备赛的小伙伴们的鼓励和帮助。最值得感恩的是,沈阳检察机关历代公诉人积累的宝贵经验,如同坚实的基石,为我备赛之路筑牢根基;前辈们的精神指引与鼓励,更让我在前行中始终鼓足干劲、士气满怀。
如今,竞赛已经落下帷幕,但是收获与感悟已经融入我的职业血脉。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,公诉人不仅仅是犯罪的追诉者,更是人权的保障者和正义的守护者。我们手中的不只是起诉权,更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。未来的检察道路上,我将带着竞赛中的所学所悟,保持着始终对公诉工作的初心和热爱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专业的能力、更加负责任的态度,尽自己所能履行公诉职责,为筑牢法治防线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。
版权所有:takse69
京ICP备10217144号-1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号甲 邮编:110033
联系电话:024-86686600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