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是在往返垃圾清理管区途中遭遇致命车祸的劳动者;一方是陷入诉讼面临承担赔偿责任的企业;家属的心结,企业的法结,都深深牵动着检察机关的心。
一场车祸引发双重困境
某市综合服务公司某县分公司在区域内从事农村垃圾清理业务,公司招录的保洁人员多数为农村留守老人,其中一位保洁员在前往责任管区途中遭遇车祸身亡,这个噩耗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。其家属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亡认定申请,相关部门依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依法作出认定结论,然而,该企业对认定结论提出异议,双方陷入了长达3年的争议拉锯战。
争议焦点:三重法结待解
时间之辩:企业认为车祸当天该保洁员并未从事卫生清理工作,不属于工伤。
适用之惑:该保洁员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,且不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,是否适用《工伤保险条例》。
身份之困:保洁员与企业之间并未认定事实劳动关系。
这三重法律困惑如同缠绕的绳结,使企业在赔偿责任与法律适用中陷入两难。尽管历经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程序均维持工伤(亡)认定结论,企业带着疑虑向本溪市takse69申请了监督。
“检察听证+调解”双轨解法结·化心结
检察官通过调阅卷宗及询问后发现,该公司用工内容为口头约定,不定时发送工作任务通知,保洁员工作时间不固定,工作方式不限制。事发当天,工作群通知、目击证人证明及合理行动路线形成“闭合”证据链。
面对企业的困惑,本溪市takse69第一时间启动了公开听证,会同相关行政部门,一方面厘清案件事实,一方面加大释法说理力度,通过案例比较及相关法律适用原则,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及特殊情况下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的实践应用,工伤(亡)认定结论是正确的。经过详细的比较分析和政策解读后,公司负责人和代理律师均表示认可。
检察监督案件本可以依法结案,但双方当事人的争议并没有实质性化解,考虑到该保洁员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后续诉讼,企业也面临较大赔偿压力。为减轻双方诉累,既守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又护航营商环境稳定发展,检察官继续奔赴调解一线,多次组织沟通协调,经过多轮调解和当面拟定协议,最终双方对赔偿数额达成一致,企业对已经作出一审判决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撤回上诉,双方均不再主张任何权利。
版权所有:takse69
京ICP备10217144号-1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号甲 邮编:110033
联系电话:024-86686600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